新聞中心
News Center11月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4年度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2008年起,中國每年都會編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年度報告》,介紹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行動和進展。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表示,《2024年度報告》全面展示2023年以來各領域各部門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措施和重點工作的進展和成效,以數據和事實體現我國重信守諾、聚焦kaiyun體育全站 Kaiyun登錄網頁落實的理念,體現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負責任態度。
我國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低碳化。2023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5億千瓦,在全國發電總裝機中的比重突破50%,煤電裝機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
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穩步推進。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完成清潔取暖改造3900萬戶 kaiyun體育全站 Kaiyun登錄網頁左右,減少散煤使用約8000萬噸。制造業方面,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5095家、綠色工業園區371家。2012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能耗累計下降超過36%。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達到204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6.1%;充換電便利性大幅提升,相關基礎設施新增338.6萬臺,同比增長30.6%。
建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快速推進。2023年,全國城鎮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95%,全國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7萬個,新改造水電氣熱等各類老化管線萬公里,實施建筑節能改造1.16億平方米。
我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近20年來為全球貢獻了約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面積。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提前實現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2023年,我國紅樹林面積增至3.03萬公頃,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長的國家之一。
在減污降碳方面,2013年到2023年十年間,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85%、60%,碳排放強度下降超34%。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4.64億噸,累計成交金額268.41億元。目前正加快推進將水泥、鋼鐵、鋁冶煉行業納入碳市場覆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