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受去年12月份銷售沖刺導致部分需求提前透支的影響,2024年的第一個月,國內車市熱度明顯降溫。在此背景下,多數造車新勢力品牌交付量出現了環比大幅下滑的情況。
具體來看,問界成為少數實現環比增長的品牌,以3.3萬輛的銷量首次成為月度新勢力冠軍;2023年“常勝將軍”理想汽車以3.12萬輛位居第二;零跑、蔚來、哪吒、小鵬則以1.23萬輛、1.01萬輛、1萬輛和8250輛分列第三至第五位。銷量環比方面,理想、蔚來、零跑等均環比下滑超30%,而小鵬汽車則直接遭遇重挫,跌近60%。
“春節前的購車需求高峰其實大部分來自低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消費者,他們更傾向于選擇傳統燃油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會使得新能源車在1月份的滲透率有短暫回落,相關新能源車企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
2024年國內車市包括造車新勢力們,并未迎來預期中的“開門紅”。“往年12月底完成全年任務后,車企和經銷商會保留訂單資源,為第二年‘開門紅’做準備。但2023年很多車企沒有完成年度銷售任務,因此把促銷做到最大化,導致了年初數據遠低于預期。”北京某合資品牌4S經銷商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具體來看,理想汽車1月份交付3.12萬輛,環比下滑38.1%;零跑汽車1月份交付1.23萬輛,環比下滑34.1%;蔚來汽車1月份交付新車1.01萬輛,環比下滑44.2%;小鵬汽車1月份共交付新車8250輛,環比下滑近60%。
作為傳統車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同樣遭遇銷量環比下滑。數據顯示,廣汽埃安1月份銷量2.49萬輛,環比下滑45.7%;深藍汽車1月份交付1.7萬輛,環比下滑7.07%;極氪汽車1月交付1.25萬輛,同比增長302%,環比下滑6.97%。
而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AITO問界在1月份迎來銷量爆發。據AITO汽車官方消息,1月份問界全系交付新車3.3萬輛,環比上升34.76%。其中,問界新M7交付再創新高,單月交付3.13萬輛新車,首次實現單月交付突破3萬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28日,我國新能源車市場零售銷量達到59.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2%,但較上月下降高達24%。業內普遍認為,從2023年至今,汽車銷量處于承壓的階段,車市內需不足,車企普遍在“以價換量”。
“盡管國內車市2024年開局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市場的長期前景依然被看好。”在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理事張秀陽看來,接下來品牌之間的競爭不僅僅體現在價格上,面對新一年的市場考驗,車企想要從中突圍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制勝法寶,包括但不限于調整策略、優化產品、提升服務等。
記者注意到,臨近春節,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推出最新促銷政策以期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1月份至今,已有特斯拉、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阿維塔、歐拉等超10家新能源汽車品牌下調旗下車型售價或推出限時現金優惠的促銷政策,以期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
例如,《證券日報》記者走訪門店了解到,蔚來針對現款車正推出短期購車優惠,由于蔚來在硬件預裝方面優勢明顯,全系車型均配備4顆Orin芯片,受節前優惠活動刺激,現場咨詢顧客踴躍。
此外,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也被視為行之有效的辦法。“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有望達180萬輛,同比增長50%。而出口開云平臺 開云體育官方入口地,不僅僅包括俄羅斯,更是廣泛覆蓋德國、日本等傳統汽車強國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很多新技術可能會在中國汽車產業率先應用,這是全球的風向標,新車型率先在中國投放也將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