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9月26日,2024新能源產業發展大會投資常州大會在常州召開,院士專家、境內外客商、金融機構齊聚常州共謀合作、共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江蘇省副省長陳忠偉,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出席活動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榮,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等中外院士專家出席活動,安賽樂米塔爾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桑杰·沙瑪先生等跨國公司代表參會,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發布城市產業名片。現場共有42個代表項目簽約,項目總投資397億元,其中9個外資項目,總投資11.6億美元。10家省級金融機構重點融資項目簽約,授信金額達到1200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在致辭中表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959萬輛,全球占比約60%。江蘇是制造業大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起步早,產業規模大,已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聚區。常州在全國率先構建起“發電、儲能、輸送、應用、網聯”產業生態閉環,新能源發展基礎堅實、優勢明顯。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支持江蘇、常州等制造業大省、大市,鞏固優勢、勇挑大梁,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年 1-8 月,全省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2%、15.3%和kaiyun體育全站 Kaiyun登錄網頁 36.2%,“新三樣”出口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副省長陳忠偉表示,常州圍繞打造“新能源之都”,搶抓風口機遇,新能源整車產量近68萬輛,投資熱度全國第一;太陽能光伏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 97%,居全國第一,為全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常州,這座沒有礦產資源優勢的城市破圈突圍,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一,形成了智能制 kaiyun體育全站 Kaiyun登錄網頁造裝備、新型碳材料2個國家級產業集群,5個產業集群接續步入千億級。
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從三組“時間數據”講述常州答卷。一個江蘇時代百億項目,從簽約到投產,用時363天;一個千億級企業成長,理想汽車從3頁PPT創業,到營收破1238億元,用時6年時間;從小規模量產,到成長為零整協同、集群式突破、規模化發展的新時代汽車城,常州的答卷是四年時間,新能源整車產量從2021年的11.2萬輛一路躍升至2023年67.8萬輛,今年有望突破80萬輛。
陳金虎表示,依托產業底蘊,把握產業風口,乘勢而上打造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牽引帶動工業經濟規模突破兩萬億元,助推全市高質量邁入GDP萬億之城,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貢獻常州力量。
產業名片是一座城市產業實力的重要標識和經濟影響力感召力的具體象征。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在全國推出了杭州·中國視谷、寧波·磁創之都等產業名片,此次常州獲評“中國新能源之都”城市產業名片。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映昆表示,打造“中國新能源之都”,既體現了建設世界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的“常州擔當”,又是常州適應新形勢新需要,做強城市“硬實力”、提升“軟實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之舉,代表著新時期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未來,體現著綠色高效、創新活力、協同開放的產業形象,新能源之筆繪就更加精彩紛呈的中國“新常州”、世界“新常州”。
招引百億項目、培育千億企業、打造萬億產業,常州始終保持重大項目招引強度、建設力度,做好“增量”文章,提高“存量”質效,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長期以來,廣大外資企業選擇常州、深耕常州,為常州社會發展、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科技創新等做出了重要貢獻,30家企業被認定為突出貢獻外商投資企業。江蘇省商務廳廳長陳濤、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為突出貢獻外商投資企業授牌。
為更好營造開放氛圍,此次常州還發布了多語種《外籍人士來常服務指引》,手冊整合了外籍人士關心的在華停居留服務、工作服務、便捷支付、出行指引、住宿服務、國際社區、醫療服務、教育服務、餐飲購物、旅游景區等各種實用服務指引,后續將不斷更新迭代、成為外籍人士在常州工作生活的“口袋書”。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綠色低碳、數智化、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一系列面向產業融合、產業創新的戰略合作、創新平臺、國家賽事落戶常州。能源電子產業作為電子信息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創新產生并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第二屆能源電子產業創新大賽現場啟動。
江蘇省工信廳廳長朱愛勛與常州市長盛蕾共同簽署關于支持常州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廳市對口聯系,支持常州打造代表江蘇高質量發展水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高地。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常州市副市長蔣鵬舉為江蘇省先進動力和儲能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揭牌。
面向未來產業招投聯動,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常州設立江蘇省內規模最大的的新能源母基金——新能源產業投資母基金,總規模50億元。此次活動,還有總規模20億元的長三角硬科技科學家基金、總規模16.8億元的元璟新創中小創業投資基金等基金項目簽約,總規模達63.05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為常州高濃度的新能源氛圍點贊,近零碳園區、耦合儲能新型電廠、光儲充放場景應用、減碳技術、氫能綜合利用讓他眼前一亮。他表示,我國新能源產業是世界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需要研究可再生能源高效轉化利用、規模化儲能與氫能以及能源清潔低碳利用等,常州的探索和他研究的方向非常貼近!未來,仍需加快能源科技與產業的迭代升級,讓清潔能源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常州市市長盛蕾表示,常州將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硬實力和城市文化軟實力,正大力推動“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率先在全省出臺近零碳園區(工廠)試點、智能微電網試點方案,鼓勵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車網互動等新業態發展,爭創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
面向未來,常州“新能源”版圖將更加壯大,向智能網聯、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加快進軍。常州市副市長潘冬鈴從合成生物、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固態電池、氫能、第三代半導體、人工智能、機器人、工業母機等9大領域,發布常州市“新質生產力”細分賽道投資機遇。(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
“鑄牢共同體中華一家親”“天山南北唱新歌”|來雨后放晴的賽里木湖看天鵝,超治愈!
“鑄牢共同體中華一家親”“天山南北唱新歌”|來雨后放晴的賽里木湖看天鵝,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