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新華財經北京6月24日電(梁恒維)6月20日至21日,2024國家能源互聯網大會(下簡稱“大會”)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成功舉辦。大會以“AI賦能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旨在搭建能源互聯網相關企業、科研高校、機構等創新資源跨界交流的平臺,推動行業共建能源互聯網開放共享、合作創新的產業生態,塑造未來能源互聯網產業低碳智能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中國在能源互聯網領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持保障。
“從本質上看,能源互聯網以創新性技術賦能傳統能源行業,牽引能源跨領域深度融合創新,是助力能源轉型的代表性新質生產力。”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清華校友總會副會長kaiyun體育全站 Kaiyun登錄網頁姜勝耀表示,我國應在能源領域突破技術壁壘,培養能Kaiyun體育官方網站 開云登錄網站夠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的復合型人才,積極推動能源國際合作,向國際發出中國聲音。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強調,網絡技術與算力技術對于實現“雙碳”目標、解決能源系統挑戰非常關鍵。未來應加強技術研發,以應對算力發展需求與網絡帶寬增長不匹配的問題,推動能源互聯網的持續發展。
隨著數據交易規模的迅速增長,數據已成為基礎戰略資源和關鍵生產要素。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云指出,數據要素在能源互聯網領域的安全挑戰日益凸顯,包括網絡安全、物聯網安全和工控安全等,新型密碼技術對保障能源互聯網安全至關重要。
作為北京市唯一定位發展能源互聯網產業的區域,昌平區近年來將能源互聯網作為做強先進能源產業的關鍵賽道,出臺了能源互聯網區域專項支持政策,集成智能電網、超高壓輸電、清潔能源等技術方向,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昌平區委副書記、區長,未來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支現偉表示,未來,昌平將圍繞“能源+互聯網”方向,加快電力、算力、動力“三力”融合,促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示范應用,激發能源生產、運輸、存儲、消費的全價值鏈變革,全力打造能源互聯網產業聚集區。
會議期間發布了《2024國家能源互聯網發展年度報告》,該報告系統梳理了能源互聯網領域的重要政策,聚焦能源互聯網產業發展趨勢,匯總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現狀。根據報告,2023年,我國能源互聯網企業數量突破30萬家,能源體系網絡化特征日趨明顯,跨界成為能源互聯網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
20日下午,大會圍繞能源數字化、產業技術創新與工程應用、能源、智慧氫能、電力碳中和、儲能應用、能源互聯網標準化等議題組織了7場分論壇,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21日上午,來自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研究院、東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華為ICT Marketing、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的專家做客新華能源沙龍,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如何助力能源互聯網發展。
本屆大會由清華大學、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北京未來科學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合作舉辦。大會聚焦能源數字化轉型、氫能技術應用、電力碳中和實現路徑、能源發展現狀、與協同發展路徑等議題,為實現更加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的未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