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云 (中國體育) -官方網站

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

金年会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中国)官方网站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一文看懂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這些行業(上篇)

更新時間:2024-04-30點擊次數:

  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量子技術以及生命科學等幾個新興賽道目前的產業布局情況,以及資金流向,以呈現當前幾大新興產業的發展勢能。

  本系列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聚焦低空經濟、創新藥、生物制造、新興氫能以及量子技術五大新興產業。

  低空是指垂直范圍線米以下空域。低空經濟則是指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通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無人機則是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

  民航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國內通航企業達689家,其中以國有大型企業集團為主導,包括中航工業、航發動力與中直股份等。無人機方面,無人機設計制造單位約2000家,運營企業接近2萬家,主要企業有大疆、中航無人機與航天彩虹等。

  從投融資事件數量來看,2020-2022年,國內低空經濟行業投融資事件數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22年投融資事件為33起,融資輪次主要分布于A輪與戰略投資輪次。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行業投融資事件數量30起,總融資金額超過40億元;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聯合飛機集團在四川成功完成9億元融資資金交割。至此,聯合飛機獲得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重磅加持,順利完成總額約20億元的D輪融資,是2023年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另外在累計融資金額上,除了已經美股上市的億航,小鵬匯天歷史融資總額最高,超過5億美金。

  細分賽道上,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賽道相對活躍,峰飛融資總額為1億美金,御風未來、時的、沃蘭特、零重力飛機工業等均進入“億元俱樂部”,其余多數玩家還處于天使輪、種子輪、Pre-A輪等千萬級初始融資階段。無人機機場賽道,云圣智能完成C+輪融資,中科云圖完成近億元的B+輪融資;農業無人機賽道,極飛科技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極目機器人完成超億元股權融資。

  截至2023年,共有16個省(區、市)將“低空經濟”有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有5個省份成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分別是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其中,湖南是全國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江西南昌形成了較好的產業基礎,江西低空經濟目前已經開始支撐鄉村經濟發展。

  深圳為全國低空經濟第一城,其無人機產業產值750億,企業數量1300家,頭部企業有大疆、美團、哈瓦國際、中信海直。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創新藥產業2023年融資事件514起,融資總金額為61.59億美元,約為2022年融資總額(110.56億美元)的一半,2021年融資總額(235.95億美元)的四分之一。但創新藥研發仍然是國內生物醫藥領域融資金額最多的賽道。此外,以CXO、創新藥原料供應為主的上游供應鏈,2023年整體融資金額也達到了301.4億元。

  創新藥研發中,則是小分子化藥和抗體藥研發兩個細分領域吸金最多,分別占到融資金額的27.86%和18.40%。小分子融資金額排名靠前的項目有:炎明生物A輪7億元;朗來科技A輪5億元;安銳生物B輪5000萬美元;盈科生物B輪超3億元;藥捷安康D+輪2.6億元;抗體藥排名靠前的包括:華潤生物B輪6億元;原啟生物B1輪4500萬美元;博奧明賽B輪2億元。

  創新藥上游供應鏈成為投資避風港,大額融資項目包括:生工生物首輪戰略融資20億元;金斯瑞蓬勃生物C輪2.2億美元;康龍生物9.5億元輪次未公開;深勢科技超7億元;朗華制藥6.4億元。

  增速最快的賽道是核藥賽道,相比2022年投融資金額上漲約2倍。主要是明星項目先通醫藥,靠一己之力提升了2023年整個核藥賽道的融資熱度。于2023年7月獲得超11億元的大額融資,背后投資者眾多,包括近20家來自眾多國家隊、產業集團和知名投資機構共同參與投資。

  據蛋殼研究院分析,目前三類CXO項目受到投資人偏愛:一是由CXO龍頭分拆的CXO公司,如康龍生物、朗華制藥;二是諸如最早一批優秀CGT企業向CXO的轉型/布局發展起來的CXO,如金斯瑞蓬勃生物、譜新生物;三是成長于中國本土以及海外學成歸國的學業界、產業界人士,攜技術、資源與團隊打造的CXO公司,在CGT藥物研發及CXO領域具有多款產品成功推進經驗,如派真生物、云舟生物、行誠生物等。

  目前,創新藥上市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又以江蘇省、上海市所在的長三角區域最為集中。

  生物制造是指以工業生物技術為核心的先進生產方式,即以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學等前沿生物技術為基礎,利用菌種、細胞、酶等生命體生理代謝機能或催化功能,通過工業發酵工藝,規模化生產目標產物的制造過程。目前主要產業以合成生物學為主。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2023年年度至今,國內有52家合成生物學企業完成了共57起融資/募資事件,累計金額超60億元。從區域來看:合成生物企業企業集中在深圳、北京、浙江、上海、江蘇等集聚區。其中53%的企業集中于北上廣,其余有29%集中于江浙一帶。

  從整體投資輪次上看,產業傾向于投早投小,75%融資事件處于天使輪、Pre-A等早期輪次。部分企業在2023年度完成兩輪及以上融資,如依諾基科、合生科技、元一生物、微元合成。

  從賽道領域上,聚焦營養成分、美妝個護、食品和農業、綠色化工等開發天然綠色創新原料、聚焦大市場領域的企業,為重點關注對象。創新趨勢上,AI技術賦能合成生物領域彰顯趨勢,其中,超過15家企業在產業鏈中引入AI技術以促進產業降本增效,同時人工智能在上游基礎設施領域為重點發展領域。同時,解決“不與人爭糧”的原料問題,非糧生物質開發及利用方向受關注,如睿嘉康生物等企業。

  目前,在合成生物領域融資額較高的項目包括:藍晶微生物、微構工場、引航生物等。

  藍晶微生物,最新一輪獲得中平資本領投的4億元融資。據了解,藍晶微生物聚焦于開發、制造和銷售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包括降解的生物材料PHA、可有效緩解焦慮的功能飲料成分和補償人體常見代謝缺陷的新益生菌。

  微構工場于2023年2月完成3.59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中石油昆侖資本、義翹神州、愛力克投資、中農基金、鳴渠私募基金、臨港藍灣資本、基晟基金、上海自貿區基金、紅杉中國、誠通混改私募基金管理、眾海投資、富華資本,該公司總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創新型合成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商,聚焦于先進制造醫療領域。

  引航生物于2023年8月完成數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投資方為禮來亞洲基金、夏爾巴投資。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合成生物學領域應用的創新研究,從事醫藥健康、動植物營養保健及動物保健產品工業生物技術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目前公司在江蘇蘇州建有研發總部,在美國建有研發銷售中心,在安徽和湖南常德建有生產基地,現已完成年產5811噸生物催化和發酵產品的生產能力,多個產品實現規模化量產。

  另外,合成生物學上市公司凱賽生物,在2023年公布一項不超過66億元的定增計劃。根據預案,本次發行對象為上海曜勤(擬設立),交易完成后,該平臺將成為凱賽生物新的控股股東。其中,實控人劉修才家族的平臺、招商局分別持股上海曜勤51%、49%股權。招商局不僅出錢入股,還帶來真金白銀的訂單。根據公告,招商局將從凱賽生物采購生物基聚酰胺系列產品,具體可選擇樹脂或復合材料。

  據氫能匯統計,整個2023年,共計有38家氫能企業宣布完成融資,公開融資金額超過40億元。其中,陽光氫能在2023年末完成的6.6億元,為年內融資規模之最。6家企業完成了2輪以上的融資。其中,中科氫易和蘇州福氫兩家企業分別完成了3輪融資。融資方向上,氫燃料電池、制氫設備、氫儲運設備依舊是投融資重點。

  上市情況方面,國鴻氫能、億華通于2023年實現在港股上市。其中,國鴻氫能在去年12月末登陸港股,在公開市場成功融資超14億元。作為較早進入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高科技企業,在成立的7年間,國鴻氫能在一級市場已受到眾多資本青睞。招股書顯示,2016年11月—2022年9月,共鴻氫能共經過10輪外部投資。其中,在2020年后的融資次數就有7輪,最后一輪融資中,嘉興氫港與鼎暉弋禺以每股16元的價格,共注資5.46億元。

  A股方面,仍有多家氫能企業正在排隊上市,包括上汽集團旗下的捷氫科技、國富氫能、中鼎恒盛和東岳氫能等。

  隨著政策持續加碼對氫能產業的扶持培育,各地也都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與此同時,政府引導基金也在通過投資招引項目,來發展本地的氫能產業。目前,河南濮陽市已發布設立規模不低于200億元的氫能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陜西方面設立了陜西綠色能源氫能基金和陜西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山東財金集團聯合中石化集團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氫能產業基金。

  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過3500家企業成立了氫能產業相關業務,其中的領頭企業集中在北京城市群、上海城市群、廣東城市群、河北城市群以及河南城市群。

  據新財富等媒體機構統計,A股實質性切入氫能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有72家。按照產業鏈分布來看,其中25家公司專注于制氫、儲氫、運氫等上游功能環節——這也是最快實現盈利的環節,18家公司重點布局燃料電池系統業務,23家公司是燃料電池的上游零部件和設備供應商,4家公司是制造氫能汽車的整車廠,2家公司布局相關檢測檢驗業務。

  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近年來量子技術投融資事件共17起,其中2020年、2021年各三起。地域分布上,有三起發生在上海,兩起發生在北京。

  融資到D輪到PRE-IPO階段的,有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其2016年成立,是一家量子精密測量儀器研發生產商。公司以量子精密測量為核心技術,為全球范圍內企業、政府、研究機構提供以增強型量子傳感器為代表的核心關鍵器件、用于分析測試的科學儀器裝備、賦能行業應用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等產品和服務。

  重點地區政策方面,根據智研咨詢報告,上海市2023年7月推出《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內容指出,未來三年要落實多云多網聯動,鞏固提升5G、IPv6、北斗通導一體化等設施能級,加強區塊鏈芯片、操作系統等創新和6G、太赫茲、量子通信等關鍵技術應用。

  2023年7月,江西省發布的《江西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方案》,指出要推進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江西節點建設,分階段建設覆蓋各設區市的量子保密通信干線,提升全省政務量子信息化安全防護水平。

  2023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福建省kaiyun體育全站 Kaiyun登錄網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表示支持福州打造海絲高質量衛星星座及海聯網應用中心,建設泉州、三明衛星遙感分中心,打造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推進莆田北斗綜合應用城市建設,積極融入國家量子通信網建設。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3年)》,量子信息技術是挑戰人類調控微觀世界能力極限的世紀系統工程,既是量子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產業布局和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量子信息技術已進入科技攻關、工程研發、應用探索和產業培育一體化推進的發展關鍵期,全球主要國家均在加強戰略規劃和投資布局,國際競爭正日趨激烈。

  量子定位、導航、授時(PNT)技術戰略價值突出,成為各國關注熱點。量子測量產業鏈初具雛形,規模化商用仍有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售價12.89萬起,實測續航超2000km,自主品牌全新SUV加入價格戰!

  又一車企“庫存成災”!“清倉大處理”,合資B級車,從20萬降至12萬多

  一初中女生被多人欺負毆打,廣西南寧良慶警方:依法對涉案8人作出行拘等處罰

  性能超越華為Pura70Ultra,售價卻還不到一半,512GB+驍龍8Gen3

  新消費日報 貴州茅臺:推薦張德芹為公司董事、董事長人選;小紅書否認新一輪200億美元融資;日元貶值外國游客激增……

  Counterpoint:預計 2024 年華為鴻蒙手表國內市場份額達 61%

  昂達推出 B650M-W M-ATX 主板:自帶 VGA 接口,售 559 元

  Bang & Olufsen復刻90年代標志性的6碟CD換碟機 售價5萬歐元限量200臺

m 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