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襄陽市作為湖北省“漢孝隨襄十”萬億級汽車產業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2024年將如何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2月27日下午,“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襄陽專場在武漢舉行。
會上,襄陽市政協副主席,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段細柱答記者問時稱,汽車產業是襄陽第一大產業,2023年4月,襄陽市成功創建全省唯一、全國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之一,為全市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新平臺、創造了新機遇。2024年,襄陽將重點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突破性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東風納米新能源乘用車、東風輕型車智能制造和綠色工廠等新能源整車項目達產滿產,打造爆款產品,力爭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5萬輛。推動比亞迪動力電池、駱駝股份低壓鋰電池和儲能電池、贛鋒鋰電新能源鋰電池等關鍵總成和零部件項目加快見效。圍繞整車和主機企業,引進新能源零部件企業落戶,加快形成乘商并舉、整零協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搶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賽道。充分發揮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國牌優勢,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深度應用場景落地,探索制定行業標準規范,加快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支持東風開云平臺 開云網址 kaiyun官方入口 開云體育官方入口股份、東風納米、騰龍汽車等骨干企業依托應用場景,研發生產智能網聯環衛車、物流車、網約車和公交車;推動九識科技、北京新石器慧通等無人裝備企業在襄陽落地,并導入相關產品,力爭2024年全市智能網聯汽車和無人裝備產量突破4萬輛。在高新區、東津新區規劃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和車聯網產業園,引進座艙域控制器、車載芯片、激光雷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企業,加速構建開放包容、集聚共生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
加快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型。深化襄陽市與東風公司戰略合作,支持東風康明斯、東風德納和神龍襄陽工廠等東風在襄企業研發生產綠色化和電動化產品,積極拓展市場,提升產銷量和市占率。引導三環鍛造、三環車橋、襄陽軸承、新火炬等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快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提高新能源產品占比,力爭全市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的零部件企業超過50%,骨干企業的新能源產品占比超過50%。
推動汽車產業加快轉型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檢測中心、國家動力電池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優勢,與重點高校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培育產業人才,開展技術創新,推動汽車產業加快轉型發展,打造全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