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中国)官方网站

開云 (中國體育) -官方網站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2024年保險科技趨勢展望

更新時間:2024-02-06 點擊次數:

  保險科技經過近10年的發展,逐漸成為保險業發展的內生動力。2024年保險科技發展有哪些趨勢?

  以前財產險主要承保的是有形的實體,比如車輛、建筑等。而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很多資產和風險形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占GDP的比例已超過30%,隨后的6年間數字經濟規模不斷增長,2022年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50.2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達到了41.5%。預計,數字經濟的占比還將不斷增長。

  數據作為資產,面臨著安全風險以及在數據交易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數據資產面臨的風險,保險科技在其中則大有可為。保險科技可以深入研究數據風險,開發保障數據安全的服務,與保險公司共同設計數據安全和交易環節的各類保險產品,保障數據要素交易流通。

  網絡安全保險從2015年左右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險種快速發展。網絡安全保險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和科技賦能,保險科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網絡安全保險獲客、風險建模、網絡安全服務等各個環節,都需要保險科技提供專業服務。2023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對網絡安全保險試點的目的、試點險種、試點對象及內容等提出了具體要求。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及網絡安全保險科技領域技術的成長,我國網絡安全保險必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風險減量利用更加專業和先進的科技手段,通過主動介入被保險標的的風險管理而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實現社會風險總量的減少,進而為投保人和社會創造價值。風險減量服務對于提高社會抗風險能力、降低社會風險成本具有積極作用。

  自然災害的頻發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也給保險業帶來了巨大影響。2022年,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預估為3130億美元,保險損失預估為1320億美元。2017年至2022年,自然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的年均金額為1320億美元,為全球保險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面對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應發揮科技的力量,幫助保險公司開展防災減損工作。在預警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提升自然災害的提前預警能力。

  UBI車險是基于使用的保險,近年來主要運用于車險領域。為了降低機動車事故發生率以及發生嚴重車禍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引入集成跟蹤設備,通常用于記錄汽車的駕駛方式,包括加速或制動的急劇程度、突然變道的頻率、行駛時間和行駛距離,甚至是駕駛員的分心(如接電話或發信息)。這些數據被大量記錄并傳輸給保險公司,并通過實時警報和定期評分傳達給司機。由于技術不成熟、用戶接受度較低、保險公司積極性不高等因素,國內UBI車險尚未得到真正的發展。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以及輔助駕駛系統的不斷優化,UBI車險或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也將在車險領域風險減量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減少重大疾病的發生率是健康險風險減量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險科技發揮作用的舞臺。比如在預防疾病方面,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現代醫學和科技,在保險產品中增加癌癥篩查服務,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二是保險科技可以開發防癌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數字化工具,結合可穿戴設備,實現對投保人精細化、個性化的健康管理,通過對生活方式的干預和管理,提升投保人健康水 kaiyun體育全站 開云官方網站平,防范重大疾病的發生。

  過去,信息化建設更多面向企業自身需求,通過流程優化實現運營效率的提升;而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面向客戶,發現和創造客戶需求,為客戶打造優質的數字化體驗,做好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將是保險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將給保險業帶來深刻影響。經過大規模預訓練的模型、云計算與開源的融合正在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跨越式發展。Gartner預測,到2026年,超過80%的企業將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或在生產環境中部署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而在2023年初這一比例還不到5%。人工智能的應用可從客戶可感知領域著手,這也將直接提升保險公司的競爭力。大語言模型的快速進步,保險科技結合通用的大語言模型開發適合保險公司不同場景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將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保險公司可獲得的大量數據是寶貴資產,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可以使保險公司提取更有價值的信息,推動明智決策。從預測和預防風險到優化定價模型,數據分析將是重塑保險科技未來的關鍵力量。

  綠色保險能夠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及能源結構轉型。綠色保險一方面是對碳交易環節的保險產品,主要涉及碳交付的風險,包括碳減排交易擔保、碳排放信用保險、碳損失保險、碳信用保險、森林碳匯保險等,可以通過區塊鏈等技術提升碳交易環節的可保性;另一方面是面對新能源領域的新風險,如風電、光伏、儲能等風險,保險公司需要利用科技增強對新風險的保障能力,如可以利用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增強對新能源發電和儲能設備的監測,以更好地識別和防范風險;也可以采用氣象、地理、衛星等數據對風電、光伏kaiyun體育全站 開云官方網站的安全性和發電能力進行評估。因此,保險科技可以在“雙碳”領域不斷探索,以助力我國能源轉型,實現“雙碳”目標。

  展望2024年,我們對保險科技的發展充滿信心。從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保險業的應用,到真正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數字化建設,以及如何面向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科技已成為保險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動能。

  (作者系前海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保險學會智庫專家庫專家)

m 金年会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中国)官方网站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金年会网页版在线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