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清潔、低碳、可再生方向轉型。未來,可再生能源將在能源供應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傳統化石能源的需求將逐漸減少。
能源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將推動能源行業的產業升級和轉型。例如,智能電網、儲能技術、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等領域的突破,將為能源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最新發布的《中國能源經濟指數研究與展望》顯示,自2020年能源經濟開始回暖后,能源經濟經歷了連續四年的回升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成為宏觀經濟回升的強心劑。2023年,我國能源安全保障程度穩步提升、能源需求驅動力發生轉換、農村清潔取暖從規模擴張進入質量強化階段。2024年,我國能源經濟發展將繼續向好,能源系統不斷轉型升級并驅動經濟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版能源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顯示:
氣候變化對能源行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政府對碳排放的限制將更加嚴格,企業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隨著能源市場的逐步開放和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能源行業的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等措施來應對市場競爭。
加速風光技術研發,推進光熱商業化,提高效率并快速降低成本。全面推動風光制造業及電子芯片研發,實現關鍵零部件技術上的突破,平衡陸上風電、光伏與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的發展。
著力發展“風光+”儲能、制氫、短期預報等配套技術及平臺,并開展風電、光伏與光熱等多能源協同發展示范。推進跨區域電力傳輸和電網建設。制定智能短期風光發電預報技術和平臺,通過增強地球系統建模、數據共享與資源投入,智能化處理風光發電波動性。
在生態環境方面,廣泛開展風光發展對生態影響的研究,加速環境友好的新工藝、新材料研發,建立生態友好型風光利用技術。加強管理細則以降低集中式風光電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升風光材料回收技術,形成符合標準和規范的回收產業鏈。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恢復和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一大批油氣項目建成投產、穩步開云網址 kaiyun官方入口推進,增強了油氣等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夯實了能源安全基石,有利于增強能源供應鏈與產業鏈彈性韌性,為綠色低碳背景下的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推動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2023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油氣行業大力推動油氣增儲上產。新建原油產能2250萬噸、天然氣產能420億立方米,全年原油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超過23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超過4.5%。
中國石油目前已經取得了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渤海灣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等重點區域的戰略性突破,有望形成新的規模增儲產量和未來戰略接替地區。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石油實現油氣當量產量13.15億桶,同比增長5.1%。中國石化在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地區取得了一批油氣新發現和重大突破,其中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高效推進,濟陽、塔河、準西等產能建設也在不斷深化精細開發。天然氣增儲上產措施顯現效果,順北二區、川西海相等產能建設加快。中國石化前三季度實現油氣當量產量5291萬噸,同比增長3.6%。
在LNG氣源方面,預計新天唐山、浙能溫州、北燃天津、華盈潮州、中國石化龍口與國家管網龍口LNG接收站集中投產后,合計新增進口能力將達3050萬噸/年,創歷史新高。同時,LNG長協陸續履約,2023年新增履約長協474萬噸/年,其中“三桶油”占比51%,第二梯隊企業占比49%。進口管道氣方面,2023年總體供應增加33億立方米,進一步為天然氣供應增添保障。
能源技術創新和數字化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能源消費等,而技術創新則可以推動能源行業的轉型和升級。
隨著全球能源市場的不斷變化,能源安全和供應穩定性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考慮因素。未來,能源企業需要加強能源供應鏈管理、提高能源供應穩定性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證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未來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是可持續性、技術創新、數字化、能源安全和供應穩定性、市場需求變化、區域化和全球化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開云網址 kaiyun官方入口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能源行業報告對中國能源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能源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版能源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