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感謝近百位來自政府平臺、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創新創業、新能源產業的圈內圈外好友、生態伙伴蒞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我們有信心也有擔當成為聚焦新能源領域、專注新能源科技創新和實踐的創新孵化、多方合作平臺。
“GI綠能先鋒實驗室”,由瑞安新天地、水木易德投資、上海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上海市云計算創新基地共同發起,專注于綠色能源科技創新孵化與場景落地,實驗室旨在通過新能源創新集聚,系統化的篩選及孵化體系,培育領域中的優質項目,并推動合作各方實現投資價值增值、產業升級,達成場景合作和空間合作。
“GI綠能先鋒實驗室”平臺發布會,由上海市楊浦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天煒先生、上海氣候周執行委員會聯席主任鄒榮先生、瑞安新天地商業管理(辦公)總經理/創智天地及INNO創智項目總經理王紅女士、水木易德投資創始合伙人兼CEO李罡先生、上海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上海市云計算創新基地總經理楊苓女士、上海市云計算創新基地副總經理高歆女士共同參與發布。
鄒榮表示:目前,我們正處在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時刻,每一項關于綠色低碳的創新都至關重要,而上海氣候周圍繞綠色低碳核心,與多方緊密合作,推動氣候行動方案的實施。此次GI綠能先鋒實驗室的成功創立,代表了新能源科技創新與實踐領域的一次重要的進展,也是各方共同努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我相信,未來通過GI綠能先鋒實驗室,能夠有更多新能源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更多科研成果可以快速實現商業化、更多的綠色技術能夠完成向產業化跨越。
張天煒表示:楊浦區曾經是個工業大區,整體工業產值可占據上海的20%。但隨著國家政策的發布乃至上海市發展的需要,楊浦區逐步開始了綠色低碳轉型。在轉型的過程中,楊浦區將區域創新作為發展的重要方向,并找到了在綠色低碳轉型中的發力點,向著知識與經濟產業轉型。目前已形成了集技術產業、資金、人才為一體的產業基地和生態,且已有多家循環經濟發展企業、賦能環保系列等高科技企業已有落地楊浦區,成立了如五角場區域、萬谷科技區域等產學研融合性平臺。未來,楊浦區將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產業生態建設,并結合綠色金融對于產業的支持,為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及零碳示范環境貢獻可行的楊浦方案。
王紅表示:此次GI綠能先鋒實驗室的成立,乃是多方合作模式的延續與深化。作為平臺的發起方之一,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唯有跨界合作和創新,才能實現更廣泛的共贏。GI綠能先鋒實驗室將專注于新能源科技創新,致力于整合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的智慧,大力推動綠色能源的自主創新,最終構建起良性的創新生態。未來,GI綠能先鋒實驗室將全力提供人才政策、空間載體、研發資源和商業指導等資源,不斷挖掘新能源創新需求并實現落地。
王海濱表示:目前,由于我國能源結構的組成,我國總碳排放量占全球的30%,因此為實現碳中和,我國必然需要對現有能源體系進行創新,這也使得其中存在著巨大的碳中和市場。但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過程中,存在著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負荷電源間平衡難、后端電力消納不確定等挑戰,從而造成發電量與利用率、調頻調峰能力與運營成本等環節不匹配的矛盾關系。
此外,本次儀式設置以“新能源領域創新生態構建”為主題的圓桌對話,勢銀董事長兼CEO唐蔚波為主持人,水木易德投資創始合伙人兼CEO李罡、上海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上海市云計算創新基地總經理楊苓、瑞安房地產可持續發展部助理總經理劉洛希、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北京)部長金潤根、騰訊戰略發展部總監張翔受邀參與。
各位嘉賓圍繞對于新能源領域創新生態的看法、新能源領域如何實現創新生態構建、新能源領域創新生態未來發展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李罡表示:在產業實際發展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一些*創新性的領域,而這新領域的發展則需要以供全新的產業價值鏈,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也才能夠真正形成用戶為技術持續買單的良性循環。水木易德投資在綠色生態領域已積累了大量的投資經驗,已形成了對于創新領域孵化、投資的系統性邏輯與方法論,在給予資金支持的同時還可幫助企業理解應用場景及客戶需求等方面,將未來發展牢牢聚焦于核心價值鏈中。
楊苓表示:綠能先鋒實驗室作為多方合作的創新孵化平臺,致力于數字技術領域的服務工作。其核心目標是幫助企業對接政府、資本、技術和市場資源,幫助企業高效鏈接政府、資本和技術,降低企業創業成本,提高效率,并與企業一對一服務,助力創新創業者快速發展。
劉洛希表示:自2020年開始,瑞安地產就已制定包含綠色轉型在內的十年發展戰略。因為房產行業的碳排放主要來源于上游材料及下游用戶,為此瑞安地產深入剖析了碳排路徑,結合自身運營管理范圍,制定了科學的減排計劃。目前,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瑞安地產通過建設綠色社區、應用綠色材料打造零碳綠色建筑來減少碳排放;并積極采購綠電,促進我國能源體系的深度化改革。未來,瑞安地產還將持續推進產學研結合,為實現減排新技術的落地提供可靠的平臺。
金潤根表示:相對于固體電池或一般電池來說,氫能有個非常明確的優點,即有著明確的方向的技術,大家都知道如何應用。氫能需要Kaiyun平臺 開云體育官方入口更多的技術、政策、資本進入到行業中,以尋求更大的產業發展機會。同時需要舉辦更多的類似活動來促進行業交流。
張翔表示:騰訊在綠色能源生態中,首先通過與第三方數據中心合作,購買綠電并優化數據中心能源使用。同時,騰訊還關注前沿尖端技術支持,尤其在高風險但高潛力的技術上投入資源,例如支持CCS(碳捕獲與存儲)領域的*研究團隊,為國內*實驗室示范項目提供千萬級資金,并投資若干高風險初創企業。此外,騰訊構建了一個氣候生態圈,鏈接新聞、LPS企業和相關投資人,通過知識分享和AI工具提供服務,如開發的“小小海豹”智能助手,幫助企業及投資界解答問題。
下午,由水木易德投資Yield capital與勢銀TrendBank主辦,水木興創(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北京)聯合主辦的“智慧技術 綠色能源”2024第二屆零碳技術專精特新創業大賽長三角預選賽正式開始。并由主辦方勢銀TrendBank董事長兼CEO唐蔚波及水木易德投資總監浦培根致歡迎詞。
在致辭中,唐蔚波討論了經濟性問題的解決之道,強調生態協同創新的重要性以及創新和商業模式在推動新能源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呼吁政府推出市場化手段,如碳交易市場,以加速綠色能源發展,鼓勵更多投資者關注和支持下一代碳中和新技術。
浦培根則表示將全力以赴的為各位參賽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和支持。建立完善的評審機制,確保大家的公開。同時我們將能提供豐富的資源對接機會,幫助各位參賽者實現項目的落地和產業化。
此次9月長三角預選賽邀請到了: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北京)部長金潤根、水木易德投資總監浦培根、殼牌項目與技術創新與新能源技術經理鄧群、上海浦東海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執行合伙人路宜、國泰君安創新投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培旭、上海朝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凱、騰訊戰略發展部總監張翔、上海涌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顧彥君作為本場賽事的專家評委。
氫動內河-大功率燃料電池在內河船上的應用及項目計劃——風氫揚氫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結合全球內河航運降碳減排及電動化趨勢,論證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在內河航運的可行性,為長途、重載、高安全、低成本的氫能船舶動力系統提供產品、技術解決方案。
電解槽是綠氫制取的核心設備。迭代的創新使得YCX電解水制氫系統相比ALK堿性電解槽電解效率提高20%,體積減少60%,更低的運營維護成本使得綠氫制取成本降低30%以上。
高功率密度全釩液流電池電堆項目——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能源儲存與轉化研究院
結合先進密封技術、電極框設計和電極,制備低成本長時穩定電堆。高性能石墨氈復合電極,160mA/cm2電密下,能量效率83.1%;先進激光焊接密封技術;科學的電極框結構設計。
創新性的二氧化碳捕集技術與應用——大連碳合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線+項國際專利技術,首創AEA復合吸收劑,CO₂捕捉成本節約40%,CO₂轉化銷售利潤增加100%。并且可提供模塊化選項,具備高度自動化與低維護。
AEM膜Branion®、電催化劑以及催化劑涂覆電極,為低成本AEM電解水制氫技術提供解決方案。產品能有效提升 AEM 電解系統整體效率和穩定性,突破了技術成本高、能量轉換率低的瓶頸,填補了國內 AEM 關鍵材料的技術空白。
專注于低成本、模塊化的新一代碳捕集產品的商業化應用。所提出的碳捕集方案可使捕集成本降低70%、占地面積減小50%、交付周期縮短至八周,且可靈活逐級增加碳捕集單元。
圍繞直流技術和柔性控制策略,搭建光儲直柔微電網,解決新能源大量并網的消納問題和控制問題,提高電網的效率和安全性。
的“AEM膜與電催化劑的研發與產業化”和大連碳合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創新性的二氧化碳捕集技術與應用”兩個項目直接晉級全國總決賽。
至此, “智慧技術 綠色能源”2024第二屆零碳技術專精特新創業大賽的五場預選賽圓滿結束。本季活動以創新創業大賽為主軸,同時配合舉辦創業加速營、主題沙龍/論壇、H2VIEW大咖對話等活動,為創業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推動行業創新和發展,與行業伙伴共同打造綠色能源創新生態。
讓我們期待第四季度的全國總決賽上,來自長三角、京津冀、大灣區等賽區的優秀項目們的精彩展示吧!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投資界立場。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題,請聯系(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