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9月10日,為推進能源產業創新發展,加快發展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按照“國家級、國際性、專業化”的定位,2024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在太原市山西瀟河國際會議(會展)中心開幕。
在會展期間,來自政府部門、國際機構、社會組織,以及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中央直屬企業、省屬重點企業、知名民營企業的領導、嘉賓、企業家等齊聚山西太原,展示能源革命的最新成果,共同把脈未來能源低碳、高效、綠色發展之路。
山西省委書記唐登杰講話指出:“山西要堅決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堅定扛牢重大使命任務,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大力培育和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作出山西貢獻。”
此次博覽會,山西省設置了總面積4.8萬平方米的會展空間,通過圖片、展板、視頻、實物、模型等形式,對能源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進行展覽展示。
在綜合展區,展示全球推進能源革命重大政策、重大成果,中國參與全球能源治理作出的積極貢獻,山西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取得的重大成效等。在地市展區,分別展示各市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及其發展成果,推介各地招商引資政策及良好的投資環境。
與此同時,專門設置了氫能、風電光伏、新型儲能、智慧能源、節能減開云網址 kaiyun官方入口碳、新能源汽車、國際能源企業、投資貿易交流合作、省屬國有能源企業、駐晉央企能源企業、省內新能源企業、產業鏈特色專業鎮、交能融合、新能源知識產權等14個專題展區,從具體的產業、企業角度,全方位展示山西積極推動能源革命的方法措施、現實成效、先進經驗。
為了營造活動氛圍,讓這次會展活動聽得見、看得見、摸得著、可品嘗,在展館的中央舞臺區還持續推出各種首發活動及山西特色文藝宣傳表演活動,在山西民俗展區,展示以“晉風晉味”為主題的山西各地區民俗特色及美食。
另據了解,山西省有關部門、企業將以此次能博會為契機,組織各種綠色低碳方面的投資交流活動,共同為當前全球的低碳發展和能源變革提出思路和見解,推動經濟社會形成綠色轉型的強大合力。
9月12日晚,借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大舞臺,山西還將在北京會議中心主辦主題為“‘京’彩服貿 ‘晉’創未來”的“山西之夜”活動。屆時,將采取“會見+領導致辭+晉京故事匯+冷餐會+展示展演”的形式來執行,精彩展示山西品牌形象和轉型成果。
為把展會成果轉化成經濟優勢,在2024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期間,山西還主辦了中國(山西)綠色產業投資合作交流大會。
該交流大會以“深化能源轉型合作 推動綠色開放發展”為主題,吸引了津巴布韋北馬塔貝來省政府代表團,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冰島、西班牙等多個國家的世界500強企業、商協會、國際組織以及國內知名企業負責人等300余人參加。
來自海內外的嘉賓聚焦各自深耕的綠色低碳領域,圍繞煤炭清潔利用、綠色交通、企業碳足跡管理、新能源合作等主題進行了發言,介紹了重點合作領域、未來發展規劃和投資合作愿景。
山西省屬企業、民營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代表進行了推介互動,分享了他們在煤炭綠色開采、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綜合智慧能源、傳統產業綠色化發展、推廣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等方面的有益嘗試和成功經驗,同時也表達了加強對接交流、開展務實合作的強烈意愿。
在推介環節,山西省能源局、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以及臨汾市促進外來投資局進行了內容翔實的主題和項目推薦,讓參會的各位嘉賓深刻了解了山西在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五年來為全國試政策、蹚路子,勇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的創新實踐;多角度展示了該省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背景下,立足資源優勢,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條,以及開展能源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務實成效。
為確保此次活動取得務實成效,各市、縣政府及投資促進部門積極與能源領域相關企業在會議前期籌備階段,圍繞主題、積極對接洽談、深度交流溝通,共促成23個重點合作項目,并在與會嘉賓的見證下進行了現場簽約。簽約總投資額194.71億元,涉及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國際物流、煤化工、綠色農業等多個綠色低碳產業領域。
中國(山西)綠色產業投資合作交流大會現場簽約23個合作項目。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華兵 攝
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已經成為全國能源產業的重要展示、交流、合作平臺,也成為山西省“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的關鍵抓手之一。
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能源領域的革命越來越成為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為此,山西省提出“五大基地”建設目標,即“煤炭綠色開發利用基地、非常規天然氣基地、電力外送基地、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煤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并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創新驅動為動力、以先行先試為法寶,推動“五大基地”建設,密集出臺規劃、方案、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到今年6月,山西省已累計建成128座智能化煤礦。山西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由2019年的68%提升至2023年的80%以上。“十四五”前三年,共淘汰落后煤電機組245萬千瓦,完成現役機組“三改聯動”6303萬千瓦,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占煤電機組“半壁江山”。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6098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45.83%,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權重達到26.5%。2023年山西省非常規天然氣產量達145.9億立方米,較2019年增加1倍多。其中地面煤層氣76.6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2.62%,排全國第一。2023年,全省焦爐煤氣、化工尾氣、電解水制高純氫能力達3.1萬噸每年,建成和投運加氫站22座,約占全國的5%。累計推廣甲醇重卡1267輛,新增甲醇加注站19個。2023年,晉電外送省份增至23個,綠電外送規模全國第一。
此外,在能源革命號角和一攬子利好政策牽引下,眾多高新產業及科研技術集聚山西,“新能源+”聚合效應不斷放大,打造世界能源科技創新策源地成效顯現。這一切讓即將舉辦的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