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中国)官方网站

開云 (中國體育) -官方網站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光伏新龍頭2024年的判斷與行動!晶科能源李仙德專訪

更新時間:2024-02-02 點擊次數:

  時隔3年,晶科能源重返全球光伏組件出貨第一寶座。第二次登頂,付出的努力,往往遠比第一次更多。

  2024年1月31日,趕碳號等媒體在上海晶科中心專訪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這位很少在公眾面前亮相的光伏大佬。

  事實在不斷證明晶科能源的眼光超前、戰略成功、執行到位。但是,李仙德為:“出清節奏是不可能準確判斷的,我們要做長周期準備”,“我們要在不確定的市場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那么,究竟晶科能源以及李仙德對光伏產品、光伏市場、光伏行業的“最大不確定因子”是如何看的?晶科能源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憑什么李仙德就敢論斷:“一年后的晶科將不是你可以想象的,晶科的技術就能代表全世界最先進的水平,最具商業可行性、能形成產業生態的方案,而沒有之一?”

  李仙德在晶科能源開年寄語《2024:相信》開頭就提到“供需動蕩、技術更迭、競爭顛覆,堅定變困難,懷疑是本能。不要用信仰來說服自己,用邏輯和事實。”

  李仙德認為,應當從本質上理解光伏產品。他說:“我們不希望大家去過度吹噓自己的一些產品,講太多差異化的故事,我們更需要知道的是客戶需要什么。對客戶來說,光伏組件不是消費品,而是投資品。高性價比(高效率、低成本)、高收益率的產品一直是客戶追逐的方向。我認為這是光伏行業的邏輯。”

  “時間會回答所有的問題”,事實也會。李仙德說:“從兩年前晶科開始做TOPCon,一直到今天,市場上都有質疑的聲音。對此我們不需要辯解。同樣,一體化和專業化也有分歧,但是2023年的四季度的業績說明了很多問題,這些都是kaiyun體育全站 開云官方網站事實。”

  光伏組件是投資品,光伏是競爭充分的制造業,對企業能力是全方位的考驗。李仙德說:“制造水平、組件效率的細微差距反映到業績上都是成規模的。”因此不同光伏企業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打個比方,若是1W的利潤差距有1分錢,那么100GW的利潤差距就是10億元。

  基于此,晶科能源重視技術,亦重視品牌。李仙德在公司內部、與投資者交流時都常提到:“組件效率領先一兩個檔位,單W成本低一兩分錢,晶科的品牌在市場上也有一兩分錢的溢價。這兩項反映到利潤上都是可觀的”。因此,晶科能源在2024年會壓縮運營費用,但不會壓縮研發和市場費用。

  晶科能源能重返組件出貨量第一,與率先堅定選擇TOPCon、在TOPCon技術上持續領先有關。現在晶科能源的TOPCon電池量產效率已經達到了26%,預計2024年年末將會達到26.5%。

  公司已申請專利350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2000余項,專利涵蓋了 PERC、TOPCon、BC 等多種高效光伏電池和組件技術。同時,晶科能源以330項TOPCon專利數量領先同行。

  此處趕碳號不禁感慨,幸虧TOPCon的核心技術專利在中國企業手中,如果在外國企業手中,又會產生怎樣的專利糾紛,對中國光伏行業又將是何種打擊?

  抱著開放共贏的態度,晶科能源已經有償授權了兩家規模企業TOPCon專利。

  現在市場上已經不再有n型三種技術路線誰是主流的紛爭,TOPCon是絕對的市場主流。在n型技術的老話題上,李仙德說:“HJT技術不是一定不行,而是TOPCon跑得太快了。HJT的問題還停留在成本上。關于BC,我認為未來晶體電池的可能方向之一是TBC(TOPCon和BC技術的結合),它在細分市場特別是屋頂類的小眾市場有機會。”

  n型電池技術效率快速提升,很快將觸及晶硅電池的極限效率。什么是下一代光伏技術?采訪中李仙德提到:“鈣鈦礦是一個方向。晶科能源在鈣鈦礦和晶體的疊層上的研發投入非常多。從目前來看,TOPCon的鈣鈦礦疊層電池,晶科已做到了32.33%,但是它的衰減可能只能維持6, 000 個小時。估計鈣鈦礦的市場化應用不如預期的那么快,在三五年內很難規模化推廣。”

  “像我們這樣體量的一個公司,肯定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市場分析團隊一直在做市場調研。

  但是市場趨勢是不可準確判斷的,我們需要在‘不確定的市場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光伏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常有挑戰,市場跌宕起伏,技術快速迭代,全球貿易糾紛不斷。這要求行業企業專業、專注。李仙德認為,“現在有很多優秀的企業跨界做光伏,但是我沒有看到成功的案例。在這幾輪光伏周期中,能活下來的都是做得不錯的企業。未來光伏行業的競爭還是幾家頭部企業的競爭。他們在技術、客戶、資本等方面的優勢不是短時間可以追上的。”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光伏組件TOP4合計出貨占比達57%,TOP7的市占率則是達到73%,同比2022年上漲3個百分點。

  晶科能源市場分析師鄭天罡預計,在更加“內卷”的2024年,龍頭的產品優勢,渠道優勢將得到進一步放大,光伏組件TOP4的市占率有望超過60%。

  對于市場關注的產能出清的問題,李仙德說:“這次產能出清的速度比大家想象的要快。2017年、2018年單晶取代多晶產能就很快。這次n型迭代p型,還要疊加供大于求的市場情況。”李仙德認為,沒有競爭力的產品、沒有持續生產能力的企業都將會被淘汰。這等于說,一些企業一旦停產,就不太可能在下一個光伏周期中重新開工;一旦停產就很難有翻身的機會,企業必須經歷這個慘烈的洗牌過程。他補充解釋道:“因為光伏是需要持續生產來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當前產能過剩,開工率不足,光伏組件價格逼近或低于成本線是光伏市場上最熱的話題,光伏人和投資人情緒都偏悲觀。

  對此,李仙德判斷:“現在產能利用率下降得非常快,這造成了一些企業恐慌。同時很多企業對未來供應鏈價格判斷也不理性。這導致近期市場上才出現八毛錢的低價。我認為現在訂單的簽訂價格在未來交付時會是一個負擔。”

  李仙德認為,行業2024年1季度會承壓,但是2、3季會好轉。組件價格不一定回到1.2元、1.3元的高位,但是會調整到盈利平衡點或是有合理的利潤的位置。

  正是基于這個判斷,晶科能源在2024年四季度沒有選擇“低價競標”。在2023年1至11月,晶科能源在招投標排名都是前三。在2023年12月、2024年1月,晶科基本沒有中標。李仙德說:“我們認為現在的價格是不理性的。晶科不去做惡性競爭,選擇了理性和謹慎。”

  同時他也看好2024年光伏市場需求,認為相較2023年還會有20%的增長。這是因為組件價格的下降,提高了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能刺激需求。

  近年來出于保護本國光伏產業,美國、歐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對我國光伏企業發起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雙反調查”),美國還挑起UFLPA法案。

  2023年,光伏企業再掀出海浪潮。這一輪中國企業海外建廠目的地傾向于美國、中東、印度,而非此前基礎較好的東南亞。這主要是因為,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及柬埔寨四國的關稅豁免即將在2024年6月6日到期。

  李仙德說:“晶科是最早在海外建廠的企業,在馬來西亞、越南、美國等地也有成功經驗。我們在海外建廠需要考慮3個因素:第一是地緣政治問題;第二是工業基礎以及產業鏈問題,這關系到成本和產品競爭力;第三是當地貨幣變化和政策的問題。”

  2023年大熱的中東地區,協鑫科技、TCL中環、天合光能等相繼拋出擴產計劃。而晶科能源是2023年中東市場出貨量最大的一家光伏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10月,晶科能源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企業家大會期間,與ACWA Power(沙特國際電力及水務公司)簽署3.8GW PIF 3項目組件協議。此外,晶科科技在沙特、阿曼等中東國家參與了多個光伏電站項目。

  晶科能源海外設廠起步最早,優勢一直保持——現在仍是海外產能最大的光伏企業。

  截至2022年底,晶科在海外已擁有行業領先的超過7GW硅片、電池片、組件垂直一體化產能;2023年底,晶科在海外的一體化產能超過12GW。

  李仙德曾經寫過,“越在市場低迷的時候越要有信心,因為隨著成本的下降,光伏就是能源的未來”;也常說“我們不要為沒有發生的事情去擔憂,但時刻做好充分準備,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第一,最重要的一場仗是降低負債率。李仙德說:“因為2023年資本市場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打亂了我們原來的融資計劃,造成了我們相較其他頭部企業資產負債率有一點偏高。我們態度明確地、戰略性地在降低資產負債率。2023年四季度負債已經下降了一些。我們會在盈利和擴產上找到平衡,來持續降低我們的負債率,以后每個季度負債率都下降。”

  第二,推進山西一體化大項目。為了降低負債率,晶科能源現在幾乎停掉了所有的投資計劃,只保留了山西基地的建設和越南的一個投資(趕碳號注:越南項目針對美國市場,訂單飽和、利潤率較高)。

  對晶科能源來說,山西項目的意義不僅是領先的n型技術、一體化產能,而且是數字化能力。李仙德說:“數字化交付,將會讓我們客戶看到我們整個公司的 ESG 情況,包括供應鏈追溯體系,也包括碳足跡。”

  眾所周知,美國組件市場的利潤率是全球最高的。InfoLink數據顯示美國的組件價格在2.2元人民幣左右。而晶科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國反規避調查中做到合規的光伏企業(因為已完成了溯源體系),是唯一可以正常向美國供貨的企業。2023年,晶科能源對美國的出貨達4GW,預計2024年會有大幅度提高。

  李仙德判斷:“未來ESG可能就變成了敲門磚。假如企業沒有ESG這個能力,就進不了歐洲市場。”

  第三,晶科組件訂單已經覆蓋2024年50%的出貨量計劃,2024年晶科的目標是保出貨量、保利潤率。

  李仙德說:“晶科現在的產品簽 kaiyun體育全站 開云官方網站單量肯定是超過50%,不同的客戶是不同的定價機制,這些客戶和訂單量足夠支撐晶科2024 年的經營。”

  對此,李仙德評價,晶科2023年四季度的業績和預計還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對市場價格的下降空間,相較于合同簽訂時調價的機制判斷,仍相對不足。

  從2021年至今,晶科能源的戰略一直非常清晰:領先的技術、全球化的布局、高效的管理體系。三年中雖有雜音與干擾,但是晶科能源戰略執行一直非常堅決。李仙德表示,戰略與戰略執行,才使得晶科擁有今天的行業地位。

  2023年,李仙德希望晶科人“狠狠地生長”;2024年,李仙德希望晶科人選擇“相信”,相信“光伏就是能源的未來”。

  晶科人也將用事實和行動來“說服”眾人:“今天的晶科已經不是你想象中的了,一年后的晶科更非人們可以想象。晶科的技術就代表著全世界最先進的水平,最具商業可行性、能形成產業生態的方案,沒有之一。”

  趕碳號欣賞也敬佩李仙德這份自信和篤定。我們和光伏人、光伏投資者一起見證,晶科能源在2024以及更長遠的歲月中的蛻變與成長。

m 金年会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中国)官方网站金年会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中国)官方网站金年会 金字招牌信誉至上·(中国)官方网站金年会网页版在线登录入口·(中国)官方网站